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416





  大太监闻言看了李煦一眼,接完圣旨,李煦便以还有公务为由离开了,此时只给他留了个背影,原以为他大老远来能得顺王亲自接待,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大太监也没有失落,这位毕竟是太子出身,高傲些也是能理解的,而且朝廷上下都在传,顺王在南越不仅没吃苦,日子还过的颇富裕。

  这点大太监真没看出来,沿途来闽州,只看到百姓的房子破破烂烂,快过年了还有人在田地劳作,而且一路来的吃食也与京城十分不同,这种不同在他看来就是简陋和粗鄙,不值一提。

  刘树已经知道该用什么规格接待这位大太监了,也知道该给他传递什么样的消息,于是领着人去闽州的驿馆休息,顺王府是不待客的,这点大家心知肚明。

  李煦回到书房,圣旨已经被放进了书房的架子上,他头疼地捏着额角,想:等寇骁回来指不定会烧了这玩意儿。

  第224章冷静

  寇骁不是没预测过圣旨的内容,但他以为会是和岭南暴乱有关的,毕竟最近南越没什么大事发生,但当路过城门口,听着守城门的小吏用喜气洋洋的语气说:“寇将军,您知道吗?王爷要娶妻了呢,皇上还是惦记着咱们王爷的,听说给选了一位秀外慧中又美貌天仙的女子,王府很快就要办喜事了吧?”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把寇骁砸懵了,四周的人眼睁睁的看着这位近来脾气好了许多的大将军突然一鞭子甩出去,直接将城门口的一座镇宅神兽的耳朵给砸掉了,然后盯着那小吏沉声问:“哪儿来的消息?今日圣旨的内容已经传出来了?”

  那小吏已经后退了数米,惊恐地跪在地上,他忘了,以前寇将军入城时他都是低着头避得远远的,太久没见将军发怒,他居然疏忽了。

  他跪在地上颤巍巍地说:“是……是的,之前有百姓在王府门口听到的消息,瞬间就传遍全城了,如今大家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他心想:难道寇将军不想让顺王成亲?毕竟成亲了才能有嫡子,也许这两位的关系并不如表面的和谐,否则寇将军怎么发这么大的火呢?

  也有人觉得,也许外头有关这两位的流言蜚语是真的,一位要成亲了,另一位可不就气昏头了么?

  不管这样,此时此刻没人敢在寇骁面前喘口大气,更没人敢冒头劝说一句,一个个如石雕站立不动。

  寇骁的亲卫们也许久没见自家将军发这么大的火了,想了想,还是有人上前劝说:“将军,消息真假还得回王府看看,您……”

  他们这些贴身侍卫比外头的人看得更明白些,寇将军和顺王应该确实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但这关系到哪一步了他们也确实不知。

  反正,他们没觉得这个消息有哪里不好,不管如何,这南越顺王府确实需要一个稳重的女主人操持内务,而不是全靠一个小太监撑场,虽然那个小太监一点不简单。

  寇骁气是气的,但更多的是在想其他问题,比如:李煦接到圣旨后是什么反应,是否会直接抗旨不尊?或者他接完圣旨有没有什么计划,要怎么把这个不知名的女人甩掉。

  这才是寇骁关心的重点,一份赐婚的圣旨不算什么,重点是李煦的反应。

  “走,先回一趟军营,今日不进城了。”寇骁掉头骑马离开了,他觉得需要给李煦一点时间好好想想,现在回去对方要是没想清楚,给他一个他不喜欢的答案,他估计真会发疯。

  亲卫们不敢再说什么,默默地跟在他后面,等他们走远,那些石化的百姓和城门口的士兵才暗暗松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幸运感。

  一名老兵还感慨道:“寇将军如今脾气真是好,都气成这样了,居然没杀人也没打人,换作以往……”

  “别胡说!寇将军从不胡乱杀人,他杀的都是该杀之人,这种话可别让别人听见!”城门小吏严肃地警告了他。

  寇骁快马回到军营,大家见他去而复返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尤其是看到寇骁脸色的士兵,更是以为又有海贼打上岸了。

  姜秋明正准备离开,他约了纪韩宇谈应对探子潜入南越的事情,刚要走就看到寇将军阴沉沉地走进来,第一反应是:皇帝的圣旨可能不太好。

  他避开三米外,行了礼问:“将军怎么又回来了,您应该还没走到王府吧?”

  “嗯。”寇骁淡淡地回了个字。

  “那您这是……?”

  “本将军今日还有要事要处理,没时间回去不行么?你这是要盘问本将军的行踪?”

  “不不,属下不敢,属下还有事,先行一步,您请便。”姜秋明说完脚底抹油地跑了,没敢去碰这个随时会炸的地雷。

  他进了城,本要直奔回家,路过王府时想了想还是上门去问了问圣旨的内容,也是凑巧,寇骁在城门口发怒地事情传开后,百姓们也不敢再讨论圣旨赐婚的事情了,姜秋明自然也就不知道这回事。

  他刚靠近王府大门就觉得气氛有异,刚要离开就见刘总管陪着一个年纪颇大的太监走出来,见到他使了个颜色,并没有与他打招呼。

  但那大太监已经见到他了,便停下脚步问:“这位是……?”

  刘树赶紧回答:“这是寇家军的军师,负责传递公文的,想必是军中有事找王爷。”说完他朝姜秋明说:“军师大人,王爷此刻在书房,您请进。”

  姜秋明朝他们行了礼便大步走进王府,转了弯才回头,问随行的下仆:“那位就是传旨的大太监?”

  “是。”

  “圣旨上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