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415





  “那倒不是,小岑管事虽然更宠爱那美妾,但也没想过要杀妻,只是两人感情日渐冷淡了而已。”

  “既然不是她夫君害得,那应该就是那小妾和奸夫害得的了,不过这里头可是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刘树做了个翻白眼的动作,看着又傲娇又娘,还捏着嗓子说:“您绝对想不到,他那小妾居然是赵家的眼线,连那个卖烧饼的货郎也是,他们联系紧密是常常传递消息呢。”

  “赵家的?”李煦倒是没料到会是这样的情况,他好奇地问:“赵家怎么会用这样的眼线,他们可是暗藏着什么不得了的本事?还是有什么重大任务在身?”

  “这两人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很普通的被人收买来传递消息的,听说正主也没让他们查探什么秘密,只要将闽州城内的所见所闻汇报上去即可,当然,能探听到密事肯定是有奖励的。”

  “这事谁问出来的?这样的人物估计自己都不知道正主是谁吧?”

  刘树朝寇骁看了一眼,笑盈盈地回答:“是姜军师那边送来的结果,官府那边一听说是与探子有关,就把案子移给寇家军了,奴才也是才知道,寇家军还负责审案呢。”

  寇骁瞥了小太监一眼,这小东西心眼真多,这时候了也不忘离间他和顺王的关系,估计还记恨着没让他跟着出门的事。

  但王府不能没人留下照顾小公主,贺遵跟着他们出门,刘树势必要留下看家,可不是他造成的。

  寇骁捧着一杯热奶茶小口小口喝着,这奶茶是李煦做出来的,不仅不膻,还甜甜的很好喝,全家就他和小公主最爱喝。

  “南越军政一体,以前职能分化不清晰,有探子潜入这等事一般归属军方处理,因此官府才会把案子移给寇家军,这也是因为以前官府没有可用的人才导致的,王爷如果要让官府管这事,也并无不可。”

  李煦各看了两人一眼,想了想,说:“以后案子交给官府先审,确定与军方有关的送军营,若只是与王府有关的便送到叶长青手中,他手底下有人在闽州留守,具体位置小刘应该知道,明日你就去郡守府报备这件事。”

  刘树低头应下,接着说之前的事情,“小岑管事家的大娘子原先也不知他二人是探子,只知那小妾有点来历,能请动杀手杀人,便不敢直接状告她,而且也怕她夫君受害,便状告她夫君,等她夫君被带到官府才将事情出来。

  之后的事情就没什么悬念了,军师查清楚后还在城里抓了不少人,听说都是各路的探子,以赵家派来的最多,还有其他几家大臣的,还有几个应该是死士,刚被捕就吞毒自尽了。”

  “看来关心本王的人还是不少啊。”李煦自嘲道。

  “尤其是三皇子被责罚后,想把心扭回来的官员肯定都想知道你在南越过的怎么样。”寇骁有些幸灾乐祸地想:你们这群蠢货,哪里知道今日的顺王早就不稀罕你们的看重了,派人来查探消息只会让顺王更加反感。

  李煦皱着眉头说:“虽然我早知道这里的一切不可能瞒太久,但总以为没什么人会关注南越这个偏远地方,看来下一步是该往外发展了。”

  “好东西本来就藏不住的,何况还是您封地,就算没有他们,很快皇帝也会发现的,他之前是对你感情复杂,所以才忽略你,如今怕是又惦记起你来了。”

  李煦苦笑道:“那可就别了吧,最好还是忽视我的好。”

  寇骁的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就在过年前几天,一道来自京城的圣旨快马加鞭送到了顺王府,一共来了五人,一个宣读圣旨的大太监,四名护送的羽林军,其中有一人还是李煦的老相识,曾经护送他到南越来的。

  进城后,那人借口拉肚子先一步跑到了顺王府,将圣旨内容告知李煦,其实这很多余,因为不用半个时辰李煦就得跪着听到这些话,但李煦很承他的情,知道他也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心理准备。

  而这次的旨意确实是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才能接,否则李煦说不准能做出当场抗旨的事情来,皇帝终于想到他这个儿子青年丧偶,是该娶个继室过门了,偌大的顺王府得有个正妃操持家务才行,而顺王也需要有嫡长子来延续香火。

  而这正妃的人选也还不错,家世出挑,人品出众,早有才女之名,哪怕说出去也是很拿得出手的,至少朝野上下对此王妃人选没有异议。

  身份比她更高的不想到南越这蛮荒地方来受苦,身份更低的又配不上曾经的太子殿下,因此这位郎中令之女各方面都很合适,皇帝选完人自己都觉得很满意,还赏赐了一份体面的嫁妆。

  寇骁此时在军营,得知朝廷有圣旨快马送来,并不急着赶回去,既然是给顺王的旨意,那他回家就能知道了,现在出现在王府并不合适。

  半个时辰后,顺王府大厅摆好了香案,李煦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锦袍端正地跪在门口,迎接圣旨。

  传旨的大太监眼睛四处转溜,看到顺王府的大门还心想:顺王日子过的不差,王府一看就是新建的,那两头威风凛凛的大狮子雕工了得,不比皇宫外的差多少,等进了门,看到奇怪的建筑,他还心下思量:这南越的建筑也太奇怪了,怎么看着就像个石头房子,难道是因为没钱请木工?

  等看到顺王的穿着,他眉头又皱起来了,好心提醒了一句:“王爷,按规制您接旨时应该穿着礼服,以示尊重。”

  李煦淡淡地说:“还请大监转告父皇,不是儿臣无礼不孝,而是礼服半路遗失后一直没能补做,亲王礼服繁复,儿臣手中也没有图样,因此一直没能做一套象样的礼服,请大监回去后转告父皇,派人送个图样来,本王立即让绣娘着手做。”

  那太监暗暗心惊,顺王离开京城都两年半了,居然过成这样,他可不信什么没有图样的话,这东西只要去封信给朝廷,无需陛下过目就能有最新的礼服送来,哪里需要他亲自找绣娘绣?

  不过这话他不好说,想起皇上对顺王的复杂心思,大太监也不敢小瞧了他,这位将来可是还有希望起复的,于是低眉顺眼地承诺:“那等奴才回京城后给您报备一番,宗正一定会派人送礼服来的。”

  “那就有劳了。”

  “不敢,那请王爷听旨吧。”

  李煦因为事先知道内容,这话心态还算稳,面上也没有太多的表情,平淡的不像个要娶新娘的人。

  大太监读完圣旨,扶着李煦起身,陪笑道:“王爷可听说过准王妃?听说格外招人喜欢呢,美貌大方、才华一流,是少有的才貌双全,奴才在此恭贺您娶得娇妻了。”

  李煦随手将圣旨递给刘树,后者将圣旨收好,然后给大太监塞了个荷包,以同样谦卑的笑容恭维道:“杨公公远道而来,一定要在闽州城多玩几天,小人许久未见您,甚是想念。”

  大太监以前与这位太子跟前的当红小太监也熟悉的很,与他一副老刘太监更是熟稔,便问:“听闻你义父半途去了,我们宫里的这几个好家伙都伤心的很,往后就留你一人在王爷身边伺候了,可得尽心尽力。”

  提起义父,刘树抹了一把眼泪,伤感地说道:“义父身体不好,走的急了些,是我对不住他,好在义父在天有灵,让王爷平安抵达南越,如今王爷每逢佳节也都让奴才给义父烧些纸钱,上柱香,让他老人家在地下过的舒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