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677





  “可以后皇上这样无缘无故的晕倒,没有立太子,您监国也不够名正言顺。”

  “那又如何,就今日这样的状况,本王处理朝事也无人敢说什么。”

  “大皇子果真放弃了?”

  “谁知道呢,就算他想做什么也得有人帮忙吧,本王现在可不怕他。”

  李煦看了半个晚上的账,脑子里一堆资料,他大概算了西北的人数和羊毛厂的销量,发现只够供应西北军的,不知道是产量不够还是压根没人想起西北还有上百万的百姓要过冬。

  如今离寒冬还有一个多月,就散加班加点生产,也不能完全供应得上,不过西北今年种了一些棉花,如果收购回来应该能做一批棉袄。

  李煦把棉花传到西北,本以为百姓会大量种植棉花,结果却并非如此,为了保证粮食产量,愿意种植棉花的人家并不多,而且只敢试着种一些,那点产量还不如南越一个村子的产量。

  李煦写了信给雷阳,让他从南越运送几船棉袄到西北,棉袄绝对是过冬的必需品,而且价格不贵,比起毛衣羊毛袄便宜了许多。

  李煦今年还做了一批羽绒服、羽绒被,专供贵族圈子,还限量销售,京城里,张朔带着人到处盘炕,而且只接平民百姓的单子,达官贵人家里一般都修缮过了,当时张朔就让人盘了炕,就算没有,这些人家来下单他也不接,只肯让对方派人来学习,反正也不难。

  有了炕,京城的百姓这个冬日绝对能过的很温暖,李煦倒是不怎么担心京城的老百姓,比起富庶繁华的京城,其他地方显然更需要这个。

  于是,京城里多了一家培训机构,专门教人盘炕的,只需要有十个人的团队,都可以来学习盘炕,交上一百文的学习费就行,然后这些人就可以组团到外地给人盘炕,赚点生活费。

  冬日本来就没什么事情可做,能多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第354章西北局势

  西北很快也有迎来了几支专门替人家盘炕的施工队,寇骁迎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喝着羊肉汤,听闻此事露出一点笑意,“王爷动作真快,看来这个冬天大家不用受冻了。”

  不仅不用受冻,百姓们这个冬天也不用忍受饥饿了,魏澜那边刚接收到了一百车的粮食,全是颗粒饱满的稻米,一群西北官员围着这些粮食脸上笑开了花。

  “早听闻南边的稻米产量极高,没想到今年竟然能送给我们如此多的粮食,夏日那会儿不是还听说南边受了灾吗?”

  “今年受灾算轻的了,你没听说吗?南边的稻米一年种两季,就算夏季那茬没收成,还有秋收呢,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咱们这边不少农户都想迁到南边去呢。”

  “开什么玩笑,就算大皇子……新来这位难道就那么大方,还能让百姓随意迁走?想得美呢!”

  “说起来,新来的这位真是年轻,也不知道能不能斗得过那几个老东西,西北都快成各将军府的封地了。”

  “大皇子刚来西北时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年纪,那可是皇子呢,本以为能做出点改变,结果这位只会花钱收买人心,把各个将领喂得饱饱的,也不管百姓的死活,哎……”

  “那可是三十万大军呢,换谁也得紧紧拽在手里,百姓算什么?不过如今看这情形是不一样了,以往可没这些粮食送来贴补百姓。”

  魏澜穿着官服从简陋的府衙里走出来,几名正小声交谈的官员急忙跑上前,腆着老脸给这个年轻官员行礼问安,没办法,谁让这位一来就是他们上级,还出身高贵,光是想想他祖父是谁也没人敢得罪他。

  有官员拍马屁道:“魏大人,朝廷运送了一百车粮食来,肯定是冲您来的吧,以往可没这样的好事,您一来咱们西北的百姓日子就好过了,您真是我们的大贵人啊!”

  魏澜脸上尴尬的神色一闪而过,干咳一声,反驳道:“别胡说,这是顺王殿下关心西北百姓,特意送来的救济粮,暂时封存到粮仓里,派人看紧了,之后还会有棉衣送来,王爷交代过了,粮食等到紧急时再送到百姓手中,不可让勤勉的百姓饿死,棉衣家家户户都有,各位大人一定要落实到位,否则被监察史查出有中饱私囊或是因公废私者,皆是要上报处罚的。”

  监察史每个郡都有,可也并非每个监察史都能干出业绩,多数都成为当地官员的保护伞了,西北之前的那位已经被砍了,新来的是谁都不知道,据说会秘密到各地核查,一旦发现有为非作歹者,立即就会禀告西北军进行处理。

  “魏大人,西北军那边咱们真不用送民夫过去?”

  魏澜看向那说话的人,是一名老官,干瘦如柴,眼神呆滞,神色还带着惶恐,他嘴角扯了一下,讥讽道:“寇将军可有说要人?”

  “寇……寇将军是没有,但这是惯例,往年一到冬日,各地就会征召民夫送往军营,以防匈奴人犯境,等守过这个冬日才会放人回来。”

  “既非战时,他们凭什么征召民夫?就为了以防万一?那是他们西北军自己的事情,百姓们这个冬日还要种植冬小麦,要开垦荒地来年种棉花,还要修缮房屋以防大雪来时压垮了房屋,事情多着呢,哪有空闲替西北军守边关?

  再说了,什么事都让民夫干了,他们西北军做什么?你们可别本末倒置了,咱们是文官,百姓才是咱们应该关照的对象,西北军与我们有何关系?”

  魏澜这话说的又狠又霸道,一众官员听得心潮澎湃,但也有胆小者,提醒他:“西北军毕竟是我们的守护神,他们如此也是为了西北安危,大人不必动怒。”

  魏澜摆摆手,他来西北之前就被李煦多番嘱咐过,军是军,民是民,军要用民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必须要经过官府同意,而且西北军名义上做主的是寇骁,寇骁都没发话,他更不用理会了。

  说起寇骁,魏澜对这个人没什么好感,蛮夷之地出身的武将,除了运气好在顺王落难时帮助过他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偏偏顺王视他为心腹,连西北军都交到他手里,也不知他能否担起大任。

  有个贼头贼脑的官员贱兮兮地问魏澜,“魏大人,咱们听闻那位寇将军与顺王乃是……乃是顺王的宠臣,此事当真?”其实他想说的是“男宠”,到底顾忌着对方的身份没敢如此说。

  魏澜皱着眉头扫了他一眼,宽松的袖子一甩,转身里走,留下一句:“不怕死你们就尽管胡扯!”

  这件事原本传不到西北,但寇骁来了,关于他的传言自然也跟着来了,如今不少官员和武将都知道他和李煦的八卦,信的有不信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