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669





  第349章奖赏

  李煦一觉醒来发现寇骁正和那几名武将坐在一起吃早饭,王府的早饭美味但并不算丰盛,几个大老爷们都是胃口大的,一桌子吃完还意犹未尽。

  “早听闻顺王府上的厨子厨艺了得,今日能有幸品尝,果然令人口齿留香。”鲁青秋吃完这一顿早饭都不太想走了,他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说完,可以在顺王府再逗留一日。

  寇骁却已经起身开始送客了,“几位将军想必也累极了,回去好生休息吧,想必皇上午后也该宣你们入宫了。”

  这倒是提醒了各位,他们的顶头上司是皇帝,而并非顺王,昨夜是宫宴,今日早朝就取消了,但泱泱大国的国事不可能挪到明天处理,因此不管官职大小,只有半天假,午后皇帝也该开始处理政事了。

  会不会宣他们入宫不一定,不过肯定会关注他们的动向,再留在王府就说不过去了。

  寇骁将人送出家门,回头就见李煦坐在餐厅里一边吃早饭一边看他昨日与几位将军签订的契约。

  李煦看到寇骁进来,打趣道:“不得了,咱家的大将军居然这么会谈生意,这些单子足够寇家军好几年的军饷了。”

  李煦虽然给了他们生意的门道,但生意嘛,总有买与卖,于是顺便就和他们谈了买卖合同,还有他手上新制的几款武器,可都是好东西,以这几家多年的积累,绝对买得起大批量的新武器,李煦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一次性就让他们掏空了钱袋子,还掏的心甘情愿。

  寇骁坐到他身边,给他夹菜添饭,“都是现成的买卖,只要他们不傻都会买的,不过渤州那位洪将军,我并未与他说船只的事情,王爷是什么想法?”

  “如今沿海海上都是我们南越巡视的地盘,未免太长,没战事还好,如果真有外敌,靠南越一家也难以撑住整条海岸线,因此本王想训练渤州军,取其一半训成水师,再供应几百条海船,如此一来,渤州会成为沿海最大的水师基地。”

  寇骁明白,如今李煦的眼光是盯着全大燕看的,不局限于一郡一县,渤州位置优越,如果能发展水师,往南可以照应扬州府,往北可以防着北边的高丽等,而且据李煦所说,在高丽以北,还有更强大的敌人,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登陆大燕领土了。

  渤州军现成的十万人,要操练出一支水师并不难,难就难在这位洪将军要肯配合。

  “此事可要上奏皇上?”寇骁问。

  “要的,之前本王提过造船一事,皇上肯定心动了,必然会问本王要造船的图纸,如今本王主动将海船交给朝廷,还帮他们练水师,皇上肯定会同意的。”

  寇骁恍然大悟,皇帝会同意应该是想着训练出一支水师,将来他要是想出海寻找仙岛也有足够的护卫,否则靠宫里这些羽林军可未必抵御得了海上的大风大浪。

  “王爷想的长远,那船还卖吗?”

  李煦眨眨眼,“卖啊,纪韩宇来信说,船厂一直没停止造船,如果我们的船已经供大于求了,多出来的正好卖给渤州军,现成的大海船,立马就能投入使用,不买才是傻子。”

  寇骁想,也就李煦敢把买卖说的这么冠冕堂皇,正常人估计就双手奉上了。

  ******

  午后,皇帝没有宣召几位武将,而是将李煦和寇骁传进了宫里,一夜深思后,皇帝觉得自己也许被李煦骗了,既然海外能寻到土豆、番薯这样的好物,必然还会有其他东西,也许只是李煦不想送上来而已。

  李煦被问了几句,心里头已经有些烦躁了,这皇帝一把年纪了成天想长生不老是不是脑子烧坏了?真要有什么仙人,以往那些皇帝难道不知道去找?历史上哪位成功了?

  他耐着性子跟皇帝解释了一些海外所见所闻,正好借机怂恿他改建渤州军,“父皇,渤州临海,地理位置优越,南北都可依,若是能训练一支水师,即可扬帆出海,到时候父皇若想出海一游,也有足够的水师护卫。”

  皇帝果然心动了,倒不是他想亲自出海一游,而是洪广乃是他心腹,如果渤州军有了海船,那便能够替他出海寻找仙岛了,儿子靠不住,他还有忠心耿耿的武将啊。

  皇帝当即宣了洪将军进宫,当着李煦的面将水师一事告知对方,洪将军早知道南越水师的厉害,说不羡慕是假的,那南越水师的船还停留了上百艘在渤州海湾,渤州军每每路过都要靠近看几眼,洪广甚至上船看过,眼馋许久了都。

  如今一听皇帝说要将渤州军训成水师,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谁会嫌自己的兵技能太多呢?而且还可以买大海船,这部分钱朝廷肯定要出的。

  白捡的便宜啊,洪将军立即跪下保证:“皇上放心,末将定能将渤州军改建成一支精良的水师,有了南越海船,以后再也不惧海贼侵扰了。”

  皇帝给了他半年时间,半年后要验收成果,同时刺了李煦一句:“顺王竟然早就造出了大海船,还有如此规模,真是令世人震撼啊。”

  李煦一点不谦虚地说:“父皇也知道,南越那地方,常年受海贼侵害,儿臣在南越时就着手建造海船了,只是技术还不够成熟,早期的海船并不能出海太远,直到今年,南越才传来了好消息,秦祖新也是乘坐最新的海船,才能出海航行至东南一带,据说那边也有不少小国,天气炎热,与大燕差异甚大,至于给洪将军的海船,还在造着呢,恐怕得过段时日才能交付。”

  洪将军立即表示:“不急不急,船要出海,安全为上,最好王爷能送几名懂修理的船匠给末将,免得有个破损的地方还得千里迢迢找南越修理。”

  “你说的有理,不如这样,每一百艘船配一名匠人,你大可放心,都是手艺精湛的熟工,洪将军也可以从当地招几名匠人与他们学手艺,如此一来,若干年后就不缺船匠了。”

  这笔买卖做的双方都很满意,李煦几乎是以翻倍的价格将船卖给渤州军,要不是皇帝这次舍得下大血本,朝廷可拿不出这么大笔的钱买船。

  有了这几笔进项,南越未来几年都不用愁财政问题了,李煦想着,也该将纪韩宇调到身边来帮忙了,这朝廷上下的官员虽多,但纪韩宇忠心可靠,人也聪明,往往一句话就能理解他的意图,放在这大染缸里历练几年,将来出阁入相不在话下。

  ******

  出了宫,李煦心情大好,在福来酒楼设宴请了王府各管事,犒劳他们的辛苦工作,这令众位管事又吃惊又感动。

  王府的管事很多,遍布大燕东南西北,但在京城的也有不少,排的上号的足以将福来酒楼坐满,这是李煦预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