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661





  大皇子求生欲很强,知道皇帝一定会秋后算账,但他很委屈,他以前要的那些钱都是经过皇帝许可的,他没贪没拿,就算花的多了点,那也算不了什么吧?如果他不站出来,也许下一个议题就是废除他的亲王称号,收回兵权了。

  皇帝恨铁不成钢地看着他,这件事有错的当然不只是一个人,朝廷上下凡是同意军费开支的人都有错,皇帝当然也有错,玉玺是他盖的,圣旨是他下的,钱是他默许一笔一笔支出去的,如今李煦借着查账的名义把多开支的钱要回来了,这大儿子怎么就这么不上道?

  难道要自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承认是自己错了吗?这件事难道不该就此结束,然后拨乱反正,以后该怎样就怎样吗?

  至于这个儿子,皇帝也没想对他怎样,毕竟这是唯一一个能与李煦抗衡一二的皇子了,只要他一天不死,大皇子就有必要留下来。

  “你的事等散朝后再议,朕不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训斥你,你年纪不小了,该向你二弟学习,稳重些才是。”

  皇帝的话如同一记耳光打在大皇子脸上,他低下头,满脸的愤怒与不甘,“是,父皇,儿臣以后一定改进!”

  “好了,不说这个,马上就到中秋了,今年还算风调雨顺,中秋宴就办的隆重些,让百姓们也沾沾喜庆。”

  李煦一时不察,竟然已经快要过中秋了,这个夏天似乎过的格外短暂,这时候竟然已经是夏末了,还记得当年离开京城南下时,似乎就是这个时节。

  李煦回头望了一眼寇骁,他来这个世界已经足足五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收获了爱人与亲人,收获了事业,看着挺丰功伟绩的,可只要一着不慎,也许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

  他输不起啊,如果只有他一个人,死也是不怕的,但他背后站着无数人,一旦输了,牵连者恐怕都能从皇城排队到城门口了。

  李煦抬头望了一眼皇帝,他真的很老了,身体也不好,一个早朝有一半的时间在闭目养神,奏折也越批越少,如今满朝文武都认定了李煦是下一任太子,由他监国也合情合理,可李煦心里没有底,别人的看法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看皇帝的意思。

  他低下头说:“父皇,儿臣造了艘海船,能扬帆出海,听闻海外有仙岛,儿臣虽不曾见过,但却有商队出海寻过,带回来了一些奇珍异宝,不如就趁着中秋宴送进宫来,给父皇掌掌眼。”

  “海外仙岛?”皇帝突然激动起来,“果真有人找到了海外仙岛?是谁去过的?可见到仙人了?”

  李煦急忙回答:“并非是真的仙岛,只是与大陆有些区别而已,物产更丰富些,产一些我们这没有的东西,未必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不不,你让他们进京来,朕要当面问。”

  李煦应了声是,嘴角慢慢勾起一道弧度。

  第345章投诚

  大皇子在宫门口将李煦拦了下来,拽着他的衣领朝他比划拳头,“你最好消停点,千万别做出什么对父皇不好的事情来,什么海外仙岛,那都是骗人的,你到底想做什么?”

  李煦掰开他的手,推开他的拳头,抚了抚衣领,笑着说:“看不出来皇兄还挺有孝心的,不过你刚才是不是没仔细听,我说过了,没什么仙人,是父皇自己不信罢了,不过父皇吃仙丹都吃了多久了,怎么不见大皇兄劝诫呢?”

  大皇子怎么会不知道丹药的厉害,可皇帝已经服丹药好几年了,该劝的早有劝过了,现在再提反而显得自己多事,而且皇帝刚才明显是生气了,他才不去触霉头。

  “总之,本王会盯着你的,别以为你胜券在握就能胡作胡为。”

  “皇兄多虑了,我也有句话想劝劝皇兄,你在西北做的那些事真不是人干事,你是收买了不少将领,让他们奉你为主,可你去看过西北百姓们是如何生活的吗?他们缺衣少食可有人关怀一句?他们畏惧战争可有人照顾过他们的心里?一旦百姓不堪重负,最终反噬的人便是西北军。”

  大皇子天生高人一等,哪里会在意低贱民众过的如何,“你别在这儿危言耸听,一群贱民能做什么?而且我在西北十年,一直相安无事。”

  李煦和他话不投机没什么可说的,“你该庆幸匈奴人还没做好南下的准备,否则,大燕危矣。”

  大皇子看着李煦离开的背影,皱着眉头问一旁的亲卫,“昨天是不是收到一封军报?”

  “是的,是随将军派人送来的急信,说是匈奴那边似乎有些异动,新上位的匈奴王是曾经的七王子努哈儿,他正率兵攻打其他不服从他的部族,据说已经打下了大半个草原。”

  “回府!”大皇子急急回到王府,找了黄军师来问话,“努哈儿就算打下整个草原,肯定也没兵力南下了吧?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黄军师有不同看法,“匈奴人不以耕种为生,等他一统草原,估计会在秋冬的季节,冬日是匈奴最缺粮食的时候,经历过这几年的动乱,匈奴人的生活更苦了,那么,为了不饿死,他们南下抢夺的可能性更大,努哈儿是个好战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战胜其他对手,他一定会率兵攻打大燕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大皇子想起李煦书房里那张比人高的舆图,咬牙切齿地说:“我怀疑李煦已经在做战前准备了,他肯定要让北地边军掌控在手里,你说,他是不是料到匈奴会发兵了?”

  黄军师不想违心,诚实地说:“顺王高瞻远瞩,他做事都是有目的的,他提出裁减军费就是为了整顿军务,他给边军们送赚钱的门道,就是为了收买人心,现在谁不说他好?今日早朝上,皇上可有对您发难?”

  “没有。”

  “那就是好事,说明皇上还是顾忌着顺王的,不想让他一家独大,这是王爷的机会,不过您不用想太好,您肯定不是他立太子的首选。”

  大皇子瞪了他一眼,怪黄英瞎说大实话,这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何必说出口。

  “那皇上可有对顺王表现出不喜的模样?哦,您可能未必注意到,他可有嘉奖顺王甚至给他赏赐?”

  “也没有。”

  “那就更能说明皇上心里并不如外人想的那样中意顺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