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646





  至于殿试,他知道顺王给皇上提议过,就考一道实事策论,这些人最终还是要做官的,光会之乎者也可不够。

  王朝铣觉得顺王此次安排甚好,他都有些期待这次选出来的人才了,他试探地问一句:“王爷,不知这寒门学子的比重占几成?”

  李煦看了眼名单,两份名单分开些的,一边是世族举荐的家族子弟,一边是寒门子弟,比例大概是十比一。

  他默默算了下,选了个不太显眼的数字,“那就从中挑出五十人参加殿试吧,能否在殿试中脱颖而出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参与殿试的人至少有五百,五十人确实不算太多,而且还可能落选,最终能录用的估摸着就二三十人,这个人数他们还是能同意的,就算按以前的老方法选,各家族也会举荐寒门子弟,比例也差不多是这样,看来王爷也并未如同外面传言那般,看重寒门甚于世族。

  这个答案也让满朝上下世族出身的官员很满意,至于那些出身寒门的官员,他们压根没权利反对。

  这部分官员,他们基本不站队,坚持以皇命为本,是朝中一股清流,当然,以他们的背景,站对了也未必会获得重视,毕竟这时候,人们更看重的还是家族。

  不管任何朝代,朝廷选官都一定是重大事件,也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进官场一展抱负。

  ******

  朝廷选官的消息随着各地官府贴出告示,很快就路人皆知了。

  最普通的老百姓可能不在乎皇帝是谁,但一般都会关注离自己最近的官员是谁,遇上好官与遇上贪官,对他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太大了。

  随着选官的消息传遍天下,朝廷派了羽林军携带赈灾物资前往灾区的消息也传开了,李煦特意让各地官府将这个消息告知民众。

  对没有受灾的地区来说,这个消息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但就是这一点点言论就够了,李煦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只是让全国人民晓得朝廷都做了什么,一个对百姓负责的朝廷才能让他们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

  林钊携带物资和三千羽林军前往扬州一带,这次他南下是走水路,比当年不知快了多少倍,等他到了扬州府时,发现消息比他们先到了。

  迎接他们的不止有官府还有百姓,扬州受灾不严重,百姓们也没有流离失所,因此迎接林钊时一个个看热闹的成分居多。

  “听说这位统领大人带了许多钱粮来,不知我们扬州能否分一些?”

  “别想了,外面传来的消息不是说了吗?得先紧着严重的灾区,这些东西看着多,各地分一分,每家每户到手的也没多少。”

  “只要不进贪官污吏的口袋就行,听说余杭那边又有几个镇受灾严重,这些钱粮可是能救命的。”

  “咦?今年为何没见到南边来的灾民?往年这个时候,扬州府都要聚集一批灾民了。”

  “因为他们都往南边跑了啊,你不晓得吧,去年朝廷借口没钱没粮,好多偏远地区根本得不到救济,他们就试着去南越求救了,结果顺王不仅帮他们解决温饱,还派了精通庶务的管事去帮他们赚钱,你以为今年为何能看到许多新花样流进扬州,许多都是这些地方搞出来的。”

  “真有如此厉害?”

  “其他地方我不晓得,但四通镇你听过吗?”

  “似乎也是余杭那边的吧?”

  “对,临海的一个小鱼镇,以海为生的,以往一年到头都得吃咸鱼,如今你知道他们做什么吗?”

  “快说吧,做什么了?”

  那人卖了个关子,等朋友气的跳脚才说:“他们做出了一种鱼露,鲜美香甜,炒菜煮汤时放一点简直太美味了。”

  “鱼露?我家也买了一桶,贵是贵了些,但真香啊!”

  “像这样的地方还好多个呢,要我说,顺王就比起他爹强多了,要是咱们这也有人来引导一番,指不定变得多富有。”

  “你不要命了,这种话也敢说?”男人左右看了眼,不知道刚才的话有没有被人听了去,这可是要杀头的话啊。

  两人很快不欢而散,林钊却登上城楼,将此次带了多少粮食多少金银告知百姓,然后让百姓们睁大眼睛看,看看这些东西是否全部发到百姓手中。

  这与以前来的钦差做法不一样啊,以前官员要么把钱粮捂着,怕遭人惦记,要么夸大其实,让百姓误以为他们带了金山银山来。

  第337章魏澜

  皇帝派了王朝铣做主考官,这个活没人争,毕竟来考试的是一群寒门子弟,就算全部收入门下也不过是多了一群打杂的而已,寒门子弟要出人头地可没那么容易,纵观朝野,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哪个没有家族做后盾?

  李煦不关心这些,给考生的考题是他和王朝铣商议着定下的,想他那学渣成绩,有一天居然能成为考官也是挺新鲜的。

  寇骁的伤彻底养好了,但他请了十天假还没到,于是理直气壮的躺在家里数脚毛,外人不知道还以为他与大皇子两败俱伤,连御史都不好弹劾他了。

  李煦前些天带着礼物去隔壁探病去了,大皇子伤的果然比寇骁重许多,看得他暗暗满意,期间还故意捏了捏大皇子的伤处,疼得他满脸青紫才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