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498





  唯一的难点在于这个军事堡垒要与当地地形相符合,因地制宜,否则图纸就废了,李煦没有去过西边,但北面是他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地方,那座险峻的山脉令他印象深刻,山里的部落同样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把当初的事告诉寇骁,问他:“从地图上看,当初我们被困的山脉应该就是这里,当时我们在山里困了一个多月,还遭遇了部落袭击,你知道这山里的情况吗?”

  “知道,这是曾经鹰族的遗留子民,鹰族被朝廷剿灭后,有一部分族人逃进了山里,因为山中地势复杂,环境恶劣,当时朝廷大军无法长时间在山里找人,只灭了一部分,剩余的应该就在山里隐居下来了。

  这个部族我知道,不少商队遭遇不测都是他们的手笔,但这座山实在太大了,没有人能说清他们的位置在哪,而且据说他们每隔几年会换个地方,要找到人并不容易,而且他们很少下山,只在山里作乱,因此一直没顾得上剿灭他们。”

  “如果寇家军全军出动,多久能拿下他们?”

  寇骁信心满满地说:“他们人数最多不可能超过一万,就算全民皆兵,我们寇家军一万人足以将他们剿灭。”

  李煦希望能尽量避免伤亡,建议说:“我们有五万人,能在人数上碾压他们为什么要和他们硬拼?而且他们对地形了如指掌,我们却只能瞎摸索,小心为上。”

  “在山里作战不是以人多取胜的,不过王爷顾虑的对,我会派人在山下扎营,避免有人逃下山,他们这群人穷凶极恶,万一逃进村镇中就麻烦了。”

  “这些你拿主意,打仗我是一点不懂,需要做些什么准备你交代一声就行。”

  “从明日开始准备,等婚礼过后应该就能出发了。”说到婚礼,寇骁脸色微微一变,问:“婚期是否要推迟了?”

  李煦停下笔,抬头看他,笑着问:“你想推迟?”

  寇骁趴在桌子上仰头看他,眨了下眼睛,真诚地回答:“怎么可能,末将当然是希望婚礼如期进行!”

  “那会如你所愿的。”李煦并没有想要推迟婚期的想法,外头的事情再复杂也不可能两个月尘埃落定,足够他把人生大事完成了。

  不过,“如果婚礼结束后这件事没有圆满解决,本王罪名成立,你可能刚成亲就要守寡了哦。”李煦知道,其实从安全角度考虑,婚礼最好等度过这个坎再进行,否则家眷也是要受牵连的,虽然他名义上的妻子是寇三娘,但有了这层关系,寇骁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李煦摸了下寇骁的脸颊,这个男人近看还是一如既往的俊朗,年轻的面庞上处处刻着“坚韧”二字,如果他喜欢的人是一朵需要依附丈夫的菟丝花,那他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正是因为他喜欢的人是寇骁,他才有了与之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想法。

  寇骁不想做鳏夫,更不能接受李煦死在他面前,所以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他耸耸肩,很无赖地说:“大不了咱们一家三口亡命天涯去,其他地方不敢说,在南越,就凭朝廷那些庸才想抓住我可没那么容易。”

  李煦心情大好,感觉这次的危机也不是那么严重了,他低下头专心把图纸画完,等再次抬头,窗外天光微亮,竟然已经过了一整夜了。

  寇骁还趴在桌上对着他的图啧啧有声,好几次想把图纸拿起来,又怕墨迹没干会弄糊了设计图,因此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对着设计图吹风,让它干的更快些。

  李煦把图卷起来往他怀里一塞,将人推出去,“好了,接下来是本王处理公务的时间,寇将军回去慢慢欣赏吧。”

  “喂喂喂,别这么粗鲁,万一破了怎么办?”

  李煦将他关在门外,隔着门板说:“那就给你再画一幅,也许能画的更好。”

  赶走了寇骁,李煦叫来下人,让人给他送些吃食来,他用冷水洗了脸,吃了一点东西,然后开始处理这次的危机。

  一封封加急信件写出去,李煦要让所有王府名下的产业渐渐走入世人眼中,让所有人知道,顺王李煦不用靠收受贿赂也能养得起南越。

  以前,外头人只知岩茶出自南越,茶商偶尔姓陈偶尔姓张,并非来自同一家,但从今往后,所有爱喝岩茶的人都会知道,只要是南越出产的茶叶,必定是出自王府的茶园,至于掌柜姓什么,都改不了这个事实。

  还有京城日进斗金的李记杂货铺和福来酒楼,也在不经意间让人查出背后的东家是顺王,这个结果既让人诧异又在意料之中,毕竟杂货铺姓李,而南越的权贵人家并没有姓李的。

  福来酒楼很容易查出是雷家的产业,但谁都别想将它与王府撇清关系,因为整个雷家都是王爷的附庸,雷家子弟遍布全国,手中也都经营着王府的产业。

  至于为什么这家酒楼会从雷家的变成王府的?我们雷家心甘情愿送给王爷的呗,我自家的东西,爱送谁送谁,谁管得着?

  雷骆一改以前温润儒雅的形象,但凡有人上门打探消息,就以王府管事的架势将人打发回去,有来问朱永乐是否和王爷有关的,全都被他一棍子打了出去,并且扬言:朱永乐是谁?我们南越可没这号人,他想倒贴王爷还不够格。

  很快,各地官府突然连连接到举报,说当地有私盐贩子长期贩卖私盐,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质量上乘,比官盐好了无数倍。

  盐税是各地财政的重要来源,官府不敢大意,派人去查,查来查去,确实发现了不少百姓家中用的盐与官盐不同,但所谓的私盐贩子一个也没瞧见。

  没过几天,就有消息说南越新开发了一片一望无垠的盐田,日产数万斤盐,而且南越出产的盐与各地私盐贩子卖的盐质量相同,想让人不联系在一起都难。

  大家心里叫苦,顺王什么时候挖了这么个聚宝盆他们居然不知道,还让南越的盐在各地卖断了货,最苦的是,都到这程度了,他们居然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贩卖私盐的人是顺王指使的。

  “顺王这是要逆天啊!”有官员私下感慨道。

  谁都能看得出来,顺王之所以在这时候大出风头就是为了应对颍川兵变的事,因为前几天,从颍川传来消息,从死去的朱永乐府中,翻出了一迭与顺王来往的信件,信中指明,朱永乐是受顺王指使,才做下克扣军饷、贪墨数百万两这样的泼天大案!

  第267章顺王麾下头号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