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480





  如果拖家带口,人数就会成倍增加,几百人的逃离,在城门关闭的情况下是不太现实的,哪怕要偷渡一个人在不了解地形的情况下也很难。

  “去把叶长青找来,这事要做成不是光靠几个人就行的,如果能平乱,皆大欢喜,安庆平这个人不能留在颍川了。”

  李煦连夜召见了闽州留守的暗部人员,正好叶长青最近因为交通不顺没有离开闽州,他还带回来了一个坏消息,“秦祖新的商队就在颍川,应该还留在城里。”

  “他不是去了西北?怎么会滞留在颍川?”秦祖新名义上不是王府的人,李煦并没有时刻关注他的行踪,但他带着一批从避风岛收刮回来的珠宝去了西北是李煦吩咐的。

  从避风岛收刮的战利品堆满了一整座库房,大多数都是奇珍异宝,李煦留着没用,就一点一点地让人带出去卖了,换成黄金白银或者物资运回来。

  “他是回程时去颍川进货的,颍川有最大的药行,南越最近收留了许多灾民,药材告急,属下便写信让他去颍川进了一批药材。

  “想办法送信进去,让秦祖新将我们的人照看好,跟他将,钱财货物丢了没关系,人一定要给本王保住!”

  叶长青其实已经派出一部分人去颍川查消息了,但他事先也不知道颍川的形势已经如此严峻了。

  他自请道:“王爷,属下亲自跑一趟吧,就算不为了救人,兵乱如此大的事情也该时刻关注着,万一形势不对,南越也该早做应对之策。”

  “朝廷派了人去颍川,你确定没人会认出你吗?”李煦也知道这件事越早解决越好,但叶长青的安危更重要。

  “应该不会吧?”叶长青摸着自己的脸,这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他早不是以前那个皮肤白皙的俊俏小校尉了,谁能一眼认出他来一定对他极其熟悉。

  而他熟悉的人应该不会去颍川吧?

  “王爷放心,属下会小心行事的,干这个久了,易容也不是难事。”

  李煦信他的本事,点头说:“行,那你多点人去,钱也带足,如果能买通城里的乱军就最好了,还有,想办法把安庆平赶回京城。”

  叶长青做了最坏打算,“万一这位安大人真的不顾全城百姓执意要弄死颍川郡守呢?”

  李煦眉头皱了皱,冷声说:“那就让他先去死!”

  如果安庆平真的是个如此狠辣无情的人,那死亡就是他唯一的归宿。

  “属下明白了,安大人属下还是认识的,希望他不要太冲动。”

  李煦还是那句话:“你自己的安全至关重要,一旦有风险,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本王将你从京城带出来,是希望你能衣锦还乡的。”

  叶长青笑了起来,“您放心,属下很惜命的,当年在海上都能活着回来,颍川不算什么,大不了我投降啊。”

  等他离开,寇骁看着他愁眉不展的样子,问:“王爷很担心?”

  “有点。”

  寇骁安抚道:“那大可不必,如果朝廷解决不了,末将就领着寇家军把颍川夺了,夺下来给王爷做封地。”

  李煦知道他是开玩笑,但心里果然平静了不少,他心想:我如今也是手握枪杆子的人了,天塌下来也有办法解决的。

  第258章喜事

  颍川毕竟离南越远,消息不可能天天有,但周边受灾地方的情况李煦很快就摸清了,尤其是与南越有接壤的县城,全都给顺王发了请求赈灾的折子。

  这也正常,京城离得远,朝廷的赈灾粮和赈灾银短时间内不可能送达,还不如求顺王来得快,当然,他们是知道顺王的为人才会这么做。

  李煦果然没有不管他们,不仅派了送了粮食和物资过去,还顺带连官员也一起赠送了两名,理由很简单:我们的救灾物资由我们来发放,官府从旁协助就好。

  这是避免东西送到了却没发到百姓手中,这个担忧绝对是有必要的,各地官府敢怒不敢言,人家能雪中送炭已经不容易了,这点要求不过分,何况听说南越也受灾了,还接受了几千流民。

  “今年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咯,郡守府的大人们各自为政,各为其主,一点也不管下头百姓的死活,朝廷除了推诿就会哭穷,什么时候真正帮过我们?听说颍川还闹了兵乱,说不定各地军士有样学样,也要闹起来,克扣军饷哪里都有。”一名老县令揣着手看着顺王送来的官员在勤勤恳恳地救灾,觉得这一幕甚是温馨。

  县丞坐在一旁喝茶,同样也在看他们,心思不知道飘到哪去了,良久才说:“其实咱们还好,大不了带着百姓投奔南越去,听说顺王喜欢招人,去多少要多少,总不会让我们饿死。”

  县令摸了摸胡子,坐到他身旁,小声问:“这次顺王帮了我们,可要向朝廷请功?”

  “那两位官员不是说没必要吗?顺王不是个爱面子的,做好事不留名,咱们何必违逆他的意思?”

  “王爷大概是怕朝中有人弹劾他多管闲事吧,听说这次王爷赈灾的县城有十几个,全都往朝廷送请功的折子,上头要不高兴了。”县令也知道好事不是做得多就得到的多,顺王这尴尬的地位,风头出多了就是错。

  县丞点头附和:“是啊,王爷一个被贬出京城的废太子,安安分分守着封地过日子就好,瞎折腾必然会引起政敌重视,说不定还要给他扣个收买人心的罪名。”

  老县令感慨道:“顺王也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