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463





  纪韩宇脸有些红,他就是属于不太会懂经营的官员,经济上全靠王爷主事,否则南越百姓恐怕连饭都吃不上。

  李煦也知道他的短板,但他不能要求一个好官既能办事又会生财,就算是全才也得把职权分开,否则多生事端。

  “我给你配个懂经济的副手吧?”李煦也是突然想到,郡守府里的官员好像没有会做生意的,都是一群会算账的,每天记录收入与开支,如果有个会开源的官员,能给郡守府多赚点钱也是好的。

  甚至都不需要自己赚钱,他只要能让民生经济发展起来,商税也是个重头戏。

  “下官求之不得。”

  人选李煦也有了,就是雷阳,“雷阳从去年末开始,身体就不太好,本王不敢再让他外出办事了,但窝在家里又浪费人才,干脆给你用吧,他体力不行,脑子还是很灵活的,又有多年的经商经验,应该能帮上忙。”

  纪韩宇跟雷阳也很熟,当初一起南下,他哪里能料到两人最后会成同僚,这人是王爷最早收用的心腹了,而且很得王爷敬重,能得他相助必然是好的。

  “多谢王爷,有雷老爷相助,感觉郡守府的钱袋子就不用愁了。”

  “那晚上约他出来一起吃饭。”

  两人说完了雷阳,继续商谈教育衙门的事,总算在天黑前把脉络理清了。

  纪韩宇心里有了计较,知道该怎么把事情办好,这个衙门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对郡守府有利的,他相信大家不会反对。

  “王爷,还有一事,您当初想成立工部,由岑管事担任工部主事,如今此事重提,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说起岑堇,李煦面上带了些焦虑,岑堇年纪也大了,身体更差,如今基本在家养老了,偶尔给李煦改改设计图,发生岑欢那件事后,他甚至提出了辞呈,觉得自己不配做个管事。

  李煦不搞株连那一套,因此没同意他的请求,而且他答应岑堇的事情还没办到,心里有愧。

  第249章错打正着

  当天傍晚,李煦果然把雷阳叫来一起吃饭,吃完饭才把正事告诉雷阳。

  雷阳这段时日瘦了不少,严小大夫让他少吃肉多吃菜,每日也要适当运动,雷阳临到老了才做出点事业,哪里舍得太早去见阎王爷?因此很认真地执行医嘱,开给他养身的药方也天天吃着。

  听完李煦的提议,雷阳诧异极了,“王爷,您要让雷某去郡守府做官?这……这不合适吧?”他们雷家,雷鸣和雷战都退下来了,此时再把他推上去,岂不是乱了套?

  李煦摆摆手:“没什么不合适的,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本王心里有数,以你的经商之才,本该在外替本王开疆拓土,可你身体没养好,暂时不宜外出,就先去郡守府替本王做点实事,纪大人年纪轻,又不懂商贸,身边缺个懂经济的人,你去帮帮他也好。”

  “那这官职?”雷阳在以前雷家掌控权利时都没有做官,现在雷家人大部分退出官场了,他更不想掺和进去了,他提议说:“让在下帮忙没问题的,授官就免了吧?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知能帮几日。”

  “这可不行,你要做的事并非小事,事关民生大计,有个官职做事更名正言顺,而且以你在南越的声望,没人会质疑你的才能。”

  雷阳弱弱地说:“倒也不是担心别人质疑,就是……就是觉得受之有愧,在下除了经商其他一窍不通。”

  李煦拍着他的肩膀大笑出声:“本王看中的就是你的经商之才啊,否则为何找你来担任这个要职?你好好干,再把身体养好,本王以后还想让你当财政大臣呢。”

  雷阳瞬间激动的脸红了,他以前想,自己凭关系也许能混个小官当当,可是那有什么意思?他既不懂农事也不懂政务,当了官也是吃白饭的,不如不当。

  但财政大臣……这个位置,那是多少人遥不可及的,自己真的能有那一天吗?不得不说,雷阳这一刻彻底心动了。

  没人不想要权利,没人不想要名声,雷阳也不例外,“多谢王爷赏识,在下定不负王爷期望!”

  李煦和他之间没有太多的客套,定好了这事就把印刷厂的事情说了,“印刷厂虽然也要盈利,但主要是给学校、局服务的,本王要找个人总管教育这块,你有人选推荐吗?”

  雷阳细心想了想,中肯地说:“如果钟老大人再年轻十岁,这个位置非他莫属,可他的身体……如果我四堂兄还在闽州,倒也合适,可是他外出游历了,暂时还真不知道谁合适。”

  纪韩宇倒是有个人选,“王爷,下官有个大师兄,今年三十八岁,曾经在朝中担任过御史中丞,但前几年因为得罪了魏相爷被罢官了,他曾经是师傅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最有望走上三公之位的,被罢工后,他心灰意冷了几年,后来被师傅召回来在书院任教,不过他与师傅政见相左,两人合不来,他觉得没意思就离开了,下官离开沧州前,他应该还在某个山野之地隐居。”

  李煦对这个人不了解,但以他的经历怕看不上南越这块小封地,“他性格如何,人品如何,你仔细说说。”

  雷阳插了一句嘴,诧异地问:“纪大人说的可是曾经那位以耿直闻名的宋大人?”

  李煦在记忆里转了一圈,找到了个对应的人名,“御史中丞宋望?”

  “是,王爷还记得他?”

  “有点印象,是个……比较特别的人物。”能让原主的记忆记这么久的人可不多见,这位宋望确实是以耿直闻名,甚至有点迂腐,不过不是掉书袋的那种迂腐,而是非常认死理,作为御史中丞,他掌管图书秘籍,同时有监察百官的权利,他当官的那几年,被他弹劾过的官员不知多少,因此他被斗下台后才会没人替他求情。

  纪韩宇急忙替大师兄辩解了几句:“虽然我与大师兄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为人刚正不阿,遵纪守法,虽然只认理不认人,但我觉得教育就该如此,规规矩矩,太过圆滑的人容易带歪了风气。”

  “对,你说的对!”李煦就算喜欢用机灵的官员,也不否认在教学上就应该一板一眼,能做到御史中丞,宋望的学识不用担忧,性格死板,也不代表他不能通融,不过他最担心的还是这个人不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