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227





  这样的人家会和王永连连手陷害寇骁吗?应该不会,这姓王的指不定真的只是借用了寇骁的名头来做生意而已。

  如果是这样,那李煦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人是为杨家办事的?也是杨监察史派他去行刺本王的客人的?”

  “这草民就不知了,王爷明见,草民怎会知道杨大人是如何想的呢。”

  李煦摩挲着手里的竹杯子,心想这个黑衣人肯定是替王永连办事的,但明面上肯定是杨家人,否则王永连不会这么有恃无恐,那他这是早把棋子埋进杨家了,这不稀奇,无论是他手下还是寇骁府里,肯定都有各家的探子,王永连只是动用了一个棋子而已,正好有个光明正大的借口推脱。

  但问题又回到原点了,他的目的是什么?

  李煦知道自己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了,便将人放了,王永连惺惺作态地表示:“王爷下回想请草民过府问话,只需派人知会一声,草民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抗命的,就不必劳动寇家军了。”

  姜秋明立即站出来说:“王老爷说错了,人是本军师派出去的,王爷只是来探望客人顺便了解一下事情的原由而已,毕竟事关寇将军的名誉,本军师不得不小心谨慎,您说是吧。”

  “自然自然,姜军师辛苦了,这人可能是被屈打成招,随便攀咬草民出来顶事,还望军师明察。”

  “本军师只擅长行军打仗,这查案并非强项,还是移交官府处理吧。”

  李煦看到王永连表情更淡定了,客套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李茂盛从头看到尾,不明白地问李煦,“王爷,难道真不是他?”

  李煦肯定地回答:“当然是他。”

  “那为何要放他离开?”

  姜军师翻了个白眼,“因为没有证据啊。”他转头问李煦:“王爷可要传杨家人来问话?”

  李煦摇头,“你对杨家人了解吗?他们家谁做主?”

  “就是杨监察史,到了他这一辈,就属他最有出息了,其他兄弟也都仰仗着他过日子,老一辈自从上任监察史过世后,就不成气候了。”

  “那他为人如何?和寇骁关系好吗?”

  “他年长寇将军十几岁呢,最大的儿子都与将军同龄了,关系自然算不上亲近,应该说,寇府所有的女婿与寇将军关系都不亲近,将军不喜欢他家那些姐妹,因此很少和姻亲走动。”

  李煦很能理解,寇骁太独立了,也不知道是怎么长大的,感觉就是个被孤立的小可怜,长大后自然也不喜欢亲近家里人。

  姜秋明继续说:“杨大人除了贪财爱美色,没其他缺点了,不过也没太大的优点,就是个普通人。”

  “爱财还爱美色?那岂不是一个收买一个准?”李煦想到翻看雷家人那一箱子上等的考评,也不知雷家给杨大人送了多少礼。

  “小事无妨,大事肯定是不敢做的,杨崇森没那个胆。”

  李煦相信姜秋明的判断,那这件事八成与杨家没关系了,还是得从王永连入手啊。

  这人大概属泥鳅的,滑不溜秋又野心勃勃,这样的人是专门来给他设坎的,得早点打压下去才行。

  李煦明着不敢拿他如何,暗地里要弄垮一个人还需要证据吗?当年他报复李夫人时也没这么多讲究。

  第136章相思之苦

  寇骁离开的第十天,李煦终于收到了从灾区寄来的第一封信,因为道路阻断,那边的消息已经有许久没有传来了,大家都在等寇骁的消息。

  李煦边拆信边问:“那边情况如何?”

  送信的小兵低头跪在地上,“一路上都有道路被阻断,我等一路前行,边走边通路,到上杭县时已经是八日后了,刚到县城将军就打发小人来给王爷送信,因此具体情况小人也不清楚。”

  李煦听他这么说,便叫他下去休息,然后认真看起信来。

  信中寥寥数语,写的都是路上的事情,确实如他所说还没看到灾区情况,这封信也只是给李煦报平安的。

  李煦给他回了信,在信中提到,会安排人再运送一批物资过去,按照这一路的情况,恐怕受灾的地方比想象中严重的多。

  安排那小兵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李煦便让他带着回信走了,然后去郡守府调度物资。

  纪韩宇正忙于第二季播种的事情,也是焦头烂额,他并不精通农事,能依赖的只有钟水清等几位农事官,但他们只懂种地,开口便是一亩地要多少粮种,结合上报的荒地亩数,这一算,可把纪韩宇吓住了。

  “往年都是粮食收割后再留种,仓库里备有的粮种并不多,虽然已经外购了一部分,但比起开垦出的荒地,数量还是差了许多,这该如何是好?”眼看第二季水稻开播在即,纪韩宇是半点也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