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137





  那亲卫愣住了,不解地问:“王爷听说什么了?”

  李煦压低声音说:“说寇将军是如何杀人如麻,手段狠辣,使得百姓们对他惧怕不已,当然,本王觉得他说的有点夸张,寇将军爱民如子,斩杀海贼又没错,实在无需害怕。”

  那亲卫点头如捣蒜,语速极快地附和道:“就是就是,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愚民,也不想想,没有寇将军,他们哪来的安稳日子。寇将军两年内拔除了十几伙海贼,战绩斐然,就算手段狠了点,不也是为了大局着想。”

  李煦急忙跟上,“可不是,这打仗啊,有时候难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能以最小的死亡换取大和平,也是一件功德。”

  亲卫不知想起了什么,眼睛有些湿润,“将军自十四岁接手寇家军,人还没认全,就爆发了海贼入侵的事情,他们也不知怎么得知了老将军离世的消息,想趁机上岸占领南越,那时候,大家都以为南越要亡了,向北求救的人一去一回至少要两个月,怎么也是赶不及的,何况南越地势复杂,就算有援军来,也未必能顺利找到已上岸的海贼。

  好在海贼占领了几座城镇后就闹起了内讧,原本就是十几伙势力掺杂一起的乌合之众,一旦涉及利益瓜分就翻脸了,他们见城镇来的如此容易,也不愿意和别人搭伙,四处散开来,自己占自己的地盘。

  如此一来,他们人数是分散了,可一旦有心藏匿,却极不好找。当时,寇将军穿着老将军的铠甲,人只比马高一些,领着我们两万人,在沿海一寸一寸地搜寻过去,看到可疑之人问不出来处的都一一斩杀了,这其中必然是有无辜之人的,可当时的情况,根本没时间一一查证,若是让海贼攻入南越腹地,躲入山林中,更是难找到他们了。

  我们没日没夜的赶路,每日睡不到三个时辰,遇到大波海贼时甚至要奋战三天三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些倒也罢了,有那聪明的贼寇占领城池后竟然懂得高筑城墙,躲在里头不出来,攻城战消耗了我们近半的兵力,又有那黑心的贼寇,抓了百姓要挟将军,若战则屠城,那两年,将军每做一个决定都是被逼无奈,懂得感恩的人自然记挂着将军的好,忘恩负义的人也就把将军看做杀神,不愿提他,唉!”

  第95章都是情不自禁惹的祸

  李煦听了心里难过,不仅是为战死的将士,无辜枉死的百姓,还有为寇骁的艰难。战争的残酷是现代人很难想象的,尤其在冷兵器年代,一刀一枪的拼命要用多大的勇气,寇骁当年还只是个刚失去父亲的孩子,不得不与残暴的海贼决一死战,这两年,听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难。

  李煦自认为换了自己也做不到更好,当敌人用无辜百姓要挟你的时候,你是顺从还是抵抗呢顺从了,自己得死,不顺从,百姓死,可见,寇骁选的是后者,但你能说他错吗?不能,这些百姓不死,死的人会更多。

  李煦也跟着叹气,“普通百姓惧怕他也就罢了,这闽州的一众官员也怕他就不合适了,他们难道不知道,寇将军此举都是为了谁。”

  “也怪不得他们,当时有一伙海贼带着大批金银珠宝逃进了闽州城,以为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他们收买了闽州的部分官员,躲藏在官员家中,寇将军凯旋回来后,身心俱疲,寇家军更是损失惨重,一时没得防范,竟然被那群海贼摸进了寇府,杀了不少人,还好在将军身边一直带着五百亲卫,把海贼杀了大部分,但却被首领跑了。事后,此事查起来牵连了不少官员,还有几个被收买的寇府下仆,寇将军把他们都杀了,挂在城头暴尸三日,威震住了全城上下。”

  李煦递了杯茶水给他,让他润润喉,又和他打听了寇家的事情,不过对方死活不肯说,显然是有所顾忌。

  那亲卫喝完王爷递给他的茶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话,几乎把寇将军的老底都抠干净了,顿时心里拔凉拔凉的,也怪自己一时感性,为将军抱打不平,才忘了大家曾经承诺过要对那件事守口如瓶来着。

  他赶紧找了个借口逃了,远远地躲着顺王,希望他不要把这件事透露出去,否则自己绝对被群攻而死。

  李煦听完了故事,好奇心是得到了满足,可是却更不好睡了,满脑子都是寇骁小小的身影奋战在一线的画面。

  十四岁的男孩子,发育晚的话还没开始长个呢,穿着他父亲的铠甲,拿着他父亲的枪,不顾死活地闯在最前面,就这样,还得面对各种人性的考验,打胜了人家说你残暴,不顾百姓死活,打败了人家说你没用,不配领军,真是怎一个难了得。

  不过战争真的很磨砺一个人,你看这才几年,寇骁身上哪还能看到一点半点的稚嫩,把羽林军一个个甩出来也不如他。

  就这么乱七八糟的胡想一通,李煦睁着眼皮挨到了天亮,眼见海平线那头霞光万丈,李煦突然跳了起来,冲到寇骁身边,把他摇醒,“寇骁,寇骁起床,陪我看日出。”

  寇骁本来已经要醒了,被他这么一摇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跳起来问:“出何事了?”

  李煦笑着指向东方,“快看,大海的日出最美了,我们一起去看日出啊。”

  看日出这对古代人来说,尤其是对一名武将来说,脑袋里真的不存在这种浪漫因子,日出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太阳更大一点,更亮一点,能当饭吃吗?

  寇骁虽然跟不上李煦的思路,不过见他欢喜的模样也不忍拒绝,跟着他大步跑向海边,找了块岩石坐下。

  霞光越来越亮,太阳露出了一点脑袋,映红了大半个天空,李煦猛猛地吸了一口清早的空气,说:“真漂亮啊,要是来个诗人肯定能吟出一首旷世奇诗。”

  寇骁瞥了一眼自己常见的景色,突然灵机一闪,“海上霞光万丈,天上百鸟齐鸣,浩瀚之水汹涌,澎湃之情难却。”

  李煦惊讶地看着他,“寇将军竟然会吟诗?这好像听着一般般啊,你自己做的?”

  寇骁瞪了他一眼,什么叫一般般?就是他自己做的,难道好的就不是他做的了。不过他确实不擅长吟诗作赋,他生硬地说:“末将是武者,能文绉绉一回也不容易了,王爷给点面子啊。”

  李煦大笑出声,拍着手掌给他一点鼓励,“那确实是很不容易,我就不会。”

  寇骁不信,“传言太子殿下文能治世武能安邦,您别太谦虚了,想批判直说就是,要不您来一首。”

  李煦笑着摇头,没有解释,他不是原主,哪怕继承了他的记忆也不能当个文豪,加上他上辈子就没好好读过书,能记住的古诗有限的很,肯定也是装不了逼的,至于武能安邦更是扯淡,他连最普通的百姓都不如,好歹人家有一身力气,他养尊处优那么些年,可没干过一点力气活。

  寇骁以为自己提到了他的伤心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王爷是否心有不甘?”

  “怎么说?”

  “您是堂堂皇子,自小受封储君,受万人朝拜,如今却只能在这贫瘠落后的蛮夷之地辛苦奔波,没有锦衣华服,没有琼浆玉露,没有娇妻美妾,生活甚是清苦,您很不甘心吧。”

  “你想听真话吗?”

  寇骁点头,李煦靠在岩石上,翘着二郎腿看向天空,真心真意地说:“这得看从哪方面来考虑了,失去尊贵的储君之位,自然会失去很多东西。但如果我还是太子,那只能成天住在宫里,有学不完的知识,见不完的人,听不完的阿谀奉承,这样的生活有何乐趣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