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134





  雷鸣并不意外,顺王说要巡视盐田,可见是早定好的行程,可他这一走不知何时回来,雷府难道就这样天天被围着吗?那雷家哪还有脸面在南越立足。

  他雷鸣好歹也是堂堂郡守,虽然是挂名,但何曾被人如此轻贱过,好一个顺王,这是要把他们的脸往泥地里踩啊。

  “王爷说,寇家军是派来保护雷家的,说是从岭南来了一伙贼人,专挑富户下手,南边出了好几起灭门惨案了。”

  雷鸣听完久久不语,最后叹了口气,让人重新将族人召集起来,商议雷家的未来。

  ******

  李煦一行人出了闽州城,一路往东,闽州离海不远,半天功夫就来到了海边。

  海风带着咸味扑面而来,那是不熟悉大海的人没办法习惯的味道,再看一眼宽广无垠的海面,只觉得天地之大,人渺小如蝼蚁。

  “这就是大海啊,真壮观。”刘树感叹一声,抓着贺遵的袖子问:“你可知这海的尽头是哪儿?”

  贺遵当然不知,他多看几眼海水都觉得眼晕,也无心去思考这么深奥的问题。

  李煦更不会和这个时代的人探讨地球是圆的、大海的尽头还是陆地这种问题,他自己就是个学渣,什么公转自转能把他脑袋转晕。

  贾平这次也一同出行了,羽林军离开后,他就住到了西苑,成了李煦的另外一名侍卫,平日里很少出门,都在家里镇宅,这次李煦远行,原本是想留他在家里照看小公主的,但考虑到家里一个小姑娘住着太寂寞,就把小公主送去了寇府,由寇夫人亲自照料。

  寇夫人一开始还担心顺王会借机把小公主塞给寇骁,惴惴不安,想到两人年纪差了十几岁,怎么也无法心平气和地接受。

  但和小公主相处了几天后就越发喜欢这个小姑娘了,恨不得儿子晚生几年,好和小公主般配些。

  “也不知长青往哪个方向去了,大海茫茫,连个寻找的方向都没有。”贾平不无担忧地说。

  李煦站在岩石上眺望着纯净蔚蓝的海水,心绪飘到了远方,他因为晕船,很少乘船出海,但这大海的壮阔依旧是令人心驰神往的。

  “他知道我们在闽州,如果上岸了自会去闽州寻我们,想要出海寻人是不可能的,等他回来,非得教训他一顿不可。”

  沿着海岸线走了半天,李煦也没有在看到一户人家,偶尔有遇上出海捕鱼的渔夫,见到他们也都躲得远远的。

  这时候的人们根本无法抵抗台风入侵,因此靠海的地方都没有人居住,只有再远些才有人类聚居的小渔村,住的也是石头砌成的小屋,坚固但逼仄。

  一群人天天看着大海,再美的景观也腻味了,难怪寇骁等人打从一开始就对大海无动于衷,吃起海鲜饭更是狂皱眉头。

  “这海边除了鱼就是虾蟹,想吃肉都吃不到。”刘树扒拉着碗里的海鲜粥,也食不下咽。

  因为找不到借宿的地方,他们每日都在沙滩上扎营,上百号人的吃食大半都靠大海供给了。

  “没让你天天啃咸鱼就不错了。”李煦还能忍受,毕竟这时候的海鲜是真的纯天然无污染,味道一流。

  寇骁掀了掀眉毛,咽下一口海鲜粥,坐在李煦身边说:“说起咸鱼,还有一段笑话,不知王爷可记得。”

  “记得什么?”

  “依旧是和贡品有关的,您到南越一段时日了,也大致知道南越出产的东西有哪些,以往每年上贡,除了珍珠珊瑚,能吃的也就是一些茶叶、笋干以及咸鱼,茶叶之前说过了,这笋干和咸鱼也是有故事的。”

  李煦还没听就能猜到内容,笑着问:“无非就是被嫌弃的命运,这海鱼的腥味哪里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何况还是晒成干以后,历经长途运输抵达京城的,怕是都成了臭鱼干了。”

  寇骁叹了口气,拨弄着碗里的鱼肉虾肉,“可不是,内务府的管事们开箱验货时直接熏晕了几个,然后自然连陛下的面都没见着就被扔了,据说除了野猫其他的动物连靠近都不敢靠近的。”

  “那笋干呢?这个能出什么事?不挺好的一个东西么。”

  寇骁幽幽地看了他一眼,说:“和咸鱼亲密接触了几个月的笋干,还能叫笋干么?”

  李煦控制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这倒是,那个味想想就得把隔夜饭吐出来,你们送去的茶叶不会也装一起吧?”

  “这倒没有,茶叶毕竟是更高贵一些的贡品,待遇更好些,用箱子装着去的。”

  “这一路长途,怕是得发霉。”

  “是啊,唯一幸存的一箱也被嫌弃地扔了。”

  李煦咬着筷子想了会儿,问一旁的刘树:“每年上贡可是在陛下寿辰的时候?”

  刘树点头,“是啊,陛下寿辰在十月,去年咱们在路上也错过了,您没有得陛下召见是回不去的,只能送些礼物聊表心意了。”

  李煦想想也是,反正南越的穷众所周知,这海里的山里的东西其他地方也不是没有,皇帝自然不稀罕,还不如自己找块木头雕一雕,说不定还能更出彩。

  把这事抛之脑后,李煦给大家说了个“海的女儿”的故事,权当饭后点心。

  往南走了几百里,李煦他们才看到一个小小的港口,有几艘船只停在岸边,岸边不远处架着一排排竹竿,竹竿上挂着一串串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