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_63





  来的路上,他们还以为是顺王变卦了,准备拿他们开刀,一路心惊胆战地走过来,见到城门口的热闹情景反而呆住了。

  “这是……”

  李煦让他们上来,一群穿着官服的官员出现在城墙上,立即被底下的灾民发现了,有人立即下跪叩拜,大声喊:“青天老爷啊……”

  李煦幽幽地问道:“不知众位大人此时有何感想,又有何对策来安置这些灾民?”

  有人小心翼翼地回答:“秉王爷,余杭今年遭了洪灾,收获不丰,粮仓存粮并不多,怕是……”

  “哦?今年遭了灾啊,那去年呢?”李煦好笑地看着那名官员,他摆摆手,指了指那个年轻的县丞,“本王记得你,你来说。”

  那年轻县丞诧异地看过来,然后上前一步,说:“回王爷,去年风调雨顺,但……一大半的粮食都被郡守府征收上去了,余杭并无多少存粮。”

  李煦气笑了:“风调雨顺时征收一大半?那不知今年又征收了多少?往年这可有定例?”

  “并无。”一句话,全凭郡守大人高兴,他想要粮的时候,你们就得给,否则别怪他动手抢。

  “好的很,那不知扬州府的粮仓里有多少粮,本王手书一份,你派几个骑兵速速送去扬州府,找万郡守要粮。”

  那年轻县丞抬头看了李煦一眼,目光复杂,带着一丝嘲弄,显然不看好李煦的所作所为。

  李煦靠近他,问:“你是觉得本王疯了,还是觉得万郡守会抗命?”

  “微臣不敢。”

  “呵,不急,事情要一步一步做,先把底下的灾民安置好了再说。”

  “可是……粮食……如此多灾民,余杭供养不起。”

  “那就先找本地乡绅富豪借一些。”

  年轻县丞又看了李煦一眼,神色一如既往的嘲弄,“怕是有些困难。”

  李煦却觉得是他傻,“你觉得本王出马,会有人不肯借粮?”

  年轻县丞保守地回答:“王爷身份贵重是不假,但乡绅们也许各有拒绝的理由。”

  “那就试试看吧。”

  李煦见其他官员一个个无动于衷地站在城墙上,仿佛底下聚拢的灾民都是一群蝼蚁,于是给他们都分派了活计。

  “分出两个人去登记灾民信息,籍贯、年龄、家中人口、以何为生、有何特长,都登记清楚给本王过目。”

  “分两个人去督促城外搭建的大棚,还有灾民入城后的管理、他们的吃穿,善后的一切事宜都自个领一块任务去做,不用本王一一点名指派吧?”

  李煦目光一扫,根本不用多说话,官员们立即点头应承下来,见识过顺王杀人的本领,他们觉得,做点事情也没什么好怕的,而且赈灾嘛,哪一年不在做,这些手续也都是做熟了的。

  等那些人都下去了,李煦问年轻县丞:“你的姓名。”

  年轻人犹豫了一会儿,回答:“下官乔安。”

  李煦诧异地看向他,“乔安啊,那乔县令可是你本家?”

  年轻人脸上露出几分鄙夷来,“只是巧合罢了,下官与乔县令并无任何关系。”

  李煦是不太信的,不过暂时不打算追究这个,“本王也给你个任务,去写一份灾后赈灾的策论来,要有理有据,不要华而不实的东西。”

  乔安不太服气,“任何官员都知道赈灾的法子,可要落实就得有钱有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官写的再好,无钱无粮也是空话。”

  “所以本王的意思是让你写有用的东西,听不懂吗?”这书呆子怕是走后门才上任的吧?

  乔安愤怒地看着他,却没跟李煦顶嘴,施施然地行了礼然后甩袖走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听话的孩子。

  等乔安离开,李煦也下了城墙,迎面见刘树快马赶来,怀抱期望地问:“如何,乔瑞家中抄出了多少东西?”

  刘树跳下马,从怀里掏出一份清单递给李煦,气呼呼地说:“这乔瑞真是贪官污吏,家中金银成箱,粮食满仓,比咱们的日子好过多了。”

  老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乔瑞不知道当了几年的官,而且一看就不是清官,累积下来的财富确实比较惊人。

  这么一想,李煦突然就想知道,南越寇家世代为官,家里是不是也金山银山地堆着呢?

  “阿嚏!”南越的某个山林里,一个身着软甲的年轻人打了个大大的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小声骂道:“他娘的,这种日子没法过了,冻死个人了,快让人去前头探探路,本将军这次一定要灭了这群蛮夷!”

  李煦大致算了算从乔家抄出来的粮食和金银能用几天,越算越心惊,这么庞大的财产竟然只能让这些灾民安热度过半个月,而且这还是算上金银能够买到粮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