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卿卿有意第92节(1 / 2)





  不过,若论起来,魏候府的贵妾也比她们这小地方官员的正妻有体面。

  “大娘子,人已经进去了。”王氏手里提着莹竹给她的头面,笑呵呵的说道。

  裴仪不舍的收回目光:“我回去吧!”

  莹竹闻言终于松了一口气。

  -

  裴府

  方望舒手里拿了一叠叠的地契,一旁的案桌上摆满了珠宝头面。

  算了一遍又一遍,失望地开口道:“这些加起来,顶多值五万两。”

  这些地契都是方望舒的陪嫁,当初方家为了她的婚事面子上好看,也算是掏空了家底了。

  到现在也都没有缓过来,方望舒娘家的嫂子也一直看她不顺眼。

  “这也已经是您全部的身家了。”杜嬷嬷拨了拨算盘,这全部拿出来,她们连旁身的银子都没了,往后日子就不好过了。

  “剩下的该怎么办?”方望舒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送去的帖子像是沉入了海底,没有了回音。

  凑不齐十万两白银的后果她不敢想。

  方望舒低语:“好歹我也是她的生身母亲……”

  杜嬷嬷黯然的想,这时说起这个已经晚了。

  杜嬷嬷眼睛突然一亮:“娘子,您不还有那个东西吗?”

  方望舒皱眉:“那又怎么样?”

  “那可是姜郎君亲手做的,她让我们还银子,是想拿回属于姜郎君的东西,既然这样那东西对她来说,所含的情谊可是无价的。”杜嬷嬷道。

  方望舒攥着手心,抿唇想了想:“去拿来吧!在妆匣第三个抽屉里。”

  这是她留着的,姜昂唯一的东西了。

  杜嬷嬷小心翼翼打开抽屉,里面有块被红绸包裹着的玉牌。

  方望舒沉默着将其拆开,那玉牌正面刻着一个小娃娃,背面刻的是字,上头写着:姜氏陶陶。

  姜昂除了沉迷字画外,还喜欢玉雕。

  当初阿绥刚生下的时候,瘦瘦小小的,姜老夫人害怕取了名,在生死簿上留名字被阎王勾了去,说要等大些了再取名。

  所以直到她四岁,身体健康了,姜昂才准备为她取名。

  那个时候姜昂身体已经不好了,但还是没日没夜的翻着古籍,选了好多天才选了“陶陶”二字。

  君子陶陶,只盼着她这一生快快乐乐的。

  有了名字,还说要刻一只玉牌,等到她生辰那日作生辰礼送给她。

  结果还未等到女儿生辰,便病逝了。

  后来……

  “娘子。”

  方望舒回过神,把玉牌放到盒子里:“嬷嬷这能行吗?”

  “不行也得行了。”杜嬷嬷道,她们如今已走投无路,什么法子都要试一试,只盼着魏候夫人能看着这个玉牌的份上,就此算了。

  方望舒叮嘱道:“你小心点,别被府里头的人发现了。”

  “婢子省的。”

  裴府过节的时候,才会一大家子一起用膳。

  夜幕降临,侧厅席面已经摆好,方望舒看着杜嬷嬷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才扶着她的手去了。

  老夫人年纪大了,称身子不爽利便不过来了。

  大郎君书院开了课,不回来住,二娘子与二郎君又被方望舒送到娘家了,到现在都没有接回来。

  所以这宴席上只有裴肃夫妇和裴仪三个人。

  冷冷清清的,已然有了破败之相。

  裴仪想到这几日花费了许多银钱,自己身上已所剩不多了。

  看着低头用膳的方望舒,清了清喉咙:“母亲。”

  方望舒心里一咯噔,放下筷子看她。

  裴仪娇声道:“母亲手里头可宽裕,我在芙蓉阁看上了一套红宝石的头面,实在喜欢。”

  方望舒嘴角下沉:“需要多少银子?”

  “不多,一百两足够了。”裴仪面上挂着笑。

  方望舒眉头皱起,脸色都不好了,一百两银子,果真是大手笔!